【悲天悯人的基础意思是什么】“悲天悯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世间苦难充满同情和怜悯之心。它不仅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,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基础意思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展示。
一、基础意思总结
“悲天悯人”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”后世引申为一种对天地万物、人间疾苦怀有深切同情与悲悯的情感。其中,“悲天”指的是对天地间自然法则的感慨与敬畏;“悯人”则是指对人间苦难、人民疾苦的同情与怜惜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、富有同情心的人,他们不仅关注个人命运,更关心社会的整体福祉,愿意为他人付出、为正义发声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悲天悯人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(后世引申) |
基本含义 | 对天地万物和人间疾苦怀有深切的同情与悲悯 |
词语解析 | - 悲天:对天地自然法则的感慨与敬畏 - 悯人: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怜惜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赞美或描述具有仁爱之心、社会责任感的人 |
近义词 | 同情心、仁慈、怜悯、悲悯 |
反义词 | 冷漠、无情、自私、无情无义 |
例句 | 他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,真正做到了悲天悯人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悲天悯人”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。在古代,许多文人志士以此为人生信条,如杜甫、白居易等诗人,他们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。在现代社会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,尤其是在面对不公、贫困、灾难时,保持一颗悲悯之心,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悲天悯人”的基本含义及其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