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德绥的词语意思德绥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“德绥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组合,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,因此对其含义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历史背景。
以下是对“德绥”一词的详细分析与总结:
一、词语结构解析
- 德:本义为道德、品德,引申为恩德、德行。
- 绥:本义为安抚、安息,也有“安定、安抚”的意思,常用于表示对百姓的抚慰。
因此,“德绥”可以理解为“以德安抚”或“以德治民”,强调通过道德教化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。
二、历史出处与用法
根据古籍记载,“德绥”多见于古代儒家思想文献中,尤其是强调“仁政”、“德治”的篇章中。例如:
出处 | 内容摘要 | 含义说明 |
《尚书》 | “德绥四方,万邦咸宁。” | 强调以德行安抚四方,使天下安定。 |
《左传》 | “德绥民心,礼治天下。” | 指以德行安抚民心,以礼仪治理国家。 |
《汉书·刑法志》 | “德绥而不刑,民不怨。” | 表示以德行安抚民众,避免刑罚,减少民怨。 |
三、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
在现代语境中,“德绥”虽然不是常用词,但在文学、历史研究或某些正式场合中仍可能被引用,表达一种理想化的治理理念,即:
- 通过道德教化实现社会和谐;
- 强调领导者的品德修养;
- 对民众进行精神层面的安抚与引导。
四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德绥 |
词义 | 以德安抚;以德治民 |
结构 | 德(道德) + 绥(安抚) |
出处 | 《尚书》《左传》《汉书》等 |
历史背景 | 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“德治”“仁政”的体现 |
现代意义 |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,表达理想治理方式 |
使用场景 | 文学、历史研究、正式文章中,较少用于日常交流 |
综上所述,“德绥”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语,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“以德服人”的思想。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,但其内涵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