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什么意思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出处】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语,常用来描绘夜晚花香悄然弥漫、月色朦胧的意境。这句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美感,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一、含义解析
词语 | 含义 |
暗香 | 指的是不显眼但幽雅的香气,常用于形容梅花等花卉在寒冷中散发出的清香。 |
浮动 | 表示香气若有若无、轻柔飘荡的状态。 |
月黄昏 | 指的是月亮初升时的黄昏时刻,光线柔和,环境静谧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浪漫的氛围。 |
整体来看,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描绘的是一个静谧、清雅的夜晚场景,表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交融。
二、出处考证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宋代诗人林逋的《山园小梅》诗中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 |
作者 | 林逋(967年-1028年),字君复,北宋著名隐逸诗人,以“梅妻鹤子”著称。 |
背景 | 此诗写于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期间,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 |
诗名 | 《山园小梅》 |
原文 | “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 |
三、文化意义与影响
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更象征着高洁、淡泊的人格追求。它被后世广泛引用,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意象之一。
- 文学影响:此句被誉为咏梅诗中的千古绝唱,影响了无数后来的诗人。
- 艺术应用:常被用于绘画、书法、园林设计等领域,体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。
- 现代运用:在影视、文学作品中,也常被用来渲染一种宁静、优雅的氛围。
四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含义 | 描绘夜晚花香轻柔飘荡、月色朦胧的静谧景象。 |
出处 | 宋代林逋《山园小梅》中的诗句。 |
文化意义 | 象征高洁、淡泊,是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境表达。 |
现代应用 | 广泛用于文学、艺术及文化创作中,体现东方美学精神。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自然、人格与审美追求的深刻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