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过且过这个成语的意思】“得过且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,采取一种不积极、不努力的态度,只求暂时应付过去,不考虑长远发展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,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得过且过 | 指遇到问题时,只求暂时应付过去,不作深入思考或改进,是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。 |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最早见于宋代的《朱子语类》:“人须是有个志气,方能做得事。若只是得过且过,便终无成就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、工作态度或对待问题的方式,常带有批评意味。 |
近义词 | 马马虎虎、敷衍了事、得过且过 |
反义词 | 勤奋努力、积极进取、全力以赴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中 | 他总是得过且过,从不主动承担责任。 |
学习中 | 这个学生平时学习得过且过,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。 |
生活中 | 老人觉得年纪大了,就选择得过且过地过日子。 |
四、总结
“得过且过”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“随遇而安”的生活态度,但实际上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缺乏目标、不愿付出、逃避责任的心理状态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竞争和挑战,这种态度往往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。因此,我们应当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努力追求进步,而不是一味地“得过且过”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语言知识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