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naoh溶液的标定】在化学实验中,准确测定溶液的浓度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。氢氧化钠(NaOH)是一种常见的强碱,常用于酸碱滴定实验中。由于NaOH易吸湿且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,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出准确浓度的溶液。为了获得精确的浓度数据,通常需要对NaOH溶液进行标定。
标定是指通过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确定待测溶液浓度的过程。常用的标定方法是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(KHC₈H₄O₄)作为基准物质,因其纯度高、稳定性好,适合用于滴定分析。
一、实验目的
1. 掌握NaOH溶液的标定原理和操作方法。
2. 学习使用滴定管、移液管等实验仪器。
3. 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及终点判断方法。
二、实验原理
NaOH溶液与邻苯二甲酸氢钾发生中和反应:
$$
\text{KHC}_8\text{H}_4\text{O}_4 + \text{NaOH} \rightarrow \text{KNaC}_8\text{H}_4\text{O}_4 + \text{H}_2\text{O}
$$
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1:1,可通过滴定法确定NaOH的准确浓度。
三、实验步骤(简要)
1.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,溶解于蒸馏水中。
2. 加入2~3滴酚酞指示剂。
3. 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,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,并保持30秒不褪色。
4. 记录滴定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。
5. 重复实验3次,计算平均值。
四、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
实验次数 |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 (g) | NaOH溶液体积 (mL) | 平均体积 (mL) | NaOH浓度 (mol/L) |
1 | 0.425 | 25.6 | 25.7 | 0.102 |
2 | 0.428 | 25.8 | 0.103 | |
3 | 0.423 | 25.6 | 0.101 |
计算公式:
$$
c_{\text{NaOH}} = \frac{m_{\text{KHP}}}{M_{\text{KHP}} \times V_{\text{NaOH}}}
$$
其中:
- $ m_{\text{KHP}} $ 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(g)
- $ M_{\text{KHP}} $ 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(204.22 g/mol)
- $ V_{\text{NaOH}} $ 为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(L)
五、实验注意事项
1. 称量时应使用分析天平,确保精度。
2. 滴定过程中应控制滴加速度,接近终点时逐滴加入。
3. 每次实验前应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、气泡等。
4. 使用前应将NaOH溶液充分摇匀,避免浓度不均。
六、实验结论
通过本实验,成功标定了NaOH溶液的浓度,其平均浓度约为0.102 mol/L。实验结果表明,NaOH溶液的浓度较为稳定,符合滴定实验的要求。该实验不仅提高了对滴定操作的掌握程度,也加深了对化学计量关系的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