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国志于禁传】于禁,字文则,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之一,早年追随曹操,为其立下赫赫战功。然而,在关羽北伐时,他因兵败被俘,最终投降东吴,成为其人生的一大转折点。《三国志》中对他的记载较为简略,但通过史料的梳理,可以大致还原其生平与评价。
一、人物简介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于禁 |
字 | 文则 |
出生地 | 山东 |
时代 | 东汉末年 |
主公 | 曹操 |
终属 | 曹魏(后短暂归附东吴) |
特点 | 勇猛善战,忠于曹魏,后期投降 |
二、生平概述
于禁早年加入曹操麾下,因作战勇猛而逐渐受到重用。在官渡之战中,他表现出色,成为曹操的重要将领之一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关羽北伐,于禁奉命率军救援樊城,却遭遇水攻,兵败被俘,随后投降东吴。
此后,于禁一度被孙权扣留,直到曹操去世后才被送回魏国。然而,他因投降之耻,备受冷落,最终郁郁而终。
三、历史评价
评价者 | 评价内容 |
陈寿《三国志》 | “禁为将,有威重,性刚直。” |
后世史家 | 多认为于禁虽勇猛,但面对强敌时缺乏应变能力,投降行为影响了其历史地位。 |
民间传说 | 部分演义中将其塑造成“忠臣”的反面典型,强调其气节缺失。 |
四、总结
于禁的一生,是忠诚与失败并存的写照。他在早期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,但在关键时刻未能坚守节操,导致一生蒙羞。尽管如此,他仍不失为一位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,其事迹反映了乱世之中将士的命运起伏。
结语:
于禁的故事,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缩影,也折射出三国时期政治与军事的复杂性。他的经历提醒后人:忠诚与勇气,是英雄不可或缺的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