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虎头蛇什么成语】“虎头蛇尾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事情开始时声势浩大,但结尾却草率、不完整,缺乏收尾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常用于批评做事不善始善终的行为。
下面是对“虎头蛇什么成语”的总结与分析:
一、成语解析
成语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 示例 |
虎头蛇尾 | 比喻做事开头声势大,但结尾却草率、不完整 | 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 | 多用于批评或形容事物的前后不一致 | 他写的文章虎头蛇尾,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尾 |
二、成语来源
“虎头蛇尾”最早见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,原意是形容文章或言论开头气势磅礴,但结尾却无力,如同蛇尾一样软弱无力。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做事或行为前后不一致、缺乏延续性的比喻。
三、使用场景
- 写作中:形容文章结构不完整,开头精彩但结尾仓促。
- 工作中:批评项目执行不彻底,只注重开头而忽视结果。
- 生活中:形容人做事有头无尾,缺乏坚持和责任心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虎头燕尾、有始无终、半途而废 |
反义词 | 善始善终、有头有尾、圆满结束 |
五、总结
“虎头蛇尾”是一个非常贴切且常用的成语,用来描述那些开始轰轰烈烈、结尾却草草收场的事情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避免“虎头蛇尾”的行为,做到有始有终,才能真正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,欢迎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