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全诗的意思】一、
《塞下曲》是唐代诗人卢纶所作的一组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,其中“林暗草惊风”出自《塞下曲·其二》,描绘了边塞将士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形象和战斗场景。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忠诚与勇敢,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边塞生活的艰辛。
全诗
> 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> 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将军在夜晚射箭的情景,表现了他高超的武艺和警惕的精神状态,同时透露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担忧。
二、诗歌意思分析表
原文句子 | 释义 | 意象与情感 |
林暗草惊风 | 树林幽暗,草木因风而惊动 | 营造出一种紧张、肃穆的边塞氛围,暗示可能有敌情 |
将军夜引弓 | 将军在夜晚拉弓准备作战 | 表现将军的警觉和随时应战的状态 |
平明寻白羽 | 第二天清晨寻找箭矢 | 显示将军的严谨与认真,也暗示昨夜确实发生过战斗 |
没在石棱中 | 箭矢深嵌在石缝中 | 突出将军箭术高超,也暗示战斗激烈 |
三、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
《塞下曲·其二》通过描写将军夜间射箭的场景,表达了对边塞将士英勇精神的赞美,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的频繁与边地生活的艰苦。诗中“林暗草惊风”一句,不仅营造出紧张的气氛,也为后文的战斗埋下伏笔,体现了诗人对边防安全的高度关注。
此外,诗中“没在石棱中”一句,既是对将军武艺的肯定,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危险,让读者感受到边塞生活的真实与沉重。
四、结语
卢纶的《塞下曲》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,成为中国古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。它不仅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,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之情。通过“林暗草惊风”这一句,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充满挑战与荣耀的边塞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