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称薪而爨是什么意思】“称薪而爨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,原意是称量柴火来生火做饭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做事不切实际,只注重表面形式,忽视实质内容,或者形容人过于计较琐碎小事,缺乏远见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称薪而爨 |
拼音 | chēng xīn ér cuàn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本义 | 称量柴火来生火做饭 |
引申义 | 比喻过分计较细节,忽视整体;或指做事不务实,只重形式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批评那些只关注表面、不注重实质的人或行为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称薪而爨”字面意思是:称量柴火(称薪)然后才去烧火做饭(爨)。这种做法在现实中显然不合常理,因为做饭时不可能每次都精确称量柴火,而是根据需要取用。因此,这个成语被引申为一种过度精细、不切实际的行为方式。
在古代,人们常用“称薪而爨”来形容一些官员或士大夫只注重形式上的规矩,而不关心实际效果,甚至为了迎合某种规定而做出荒谬的举动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例句一:他总是斤斤计较每一分钱,连买菜都要讨价还价,真是称薪而爨。
2. 例句二:这种只注重流程而不看结果的工作方式,就是典型的称薪而爨。
四、成语对比与延伸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称薪而爨”的关系 |
墨守成规 | 固守旧有的规则 | 类似,但更强调守旧 |
抱残守缺 |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 | 更强调固执不变 |
舍本逐末 | 忽略根本,追求枝节 | 与“称薪而爨”有相似之处,但更强调主次颠倒 |
五、结语
“称薪而爨”虽然是一个较为冷门的成语,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处理问题时应注重实际效果,避免陷入形式主义或过度精细化的误区。只有把握重点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,取得实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