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诛地灭什么意思】“天诛地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极其恶劣,以至于上天和大地都不容许他存在,最终会遭到彻底的毁灭或惩罚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对恶人、坏人的强烈谴责,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。
一、
“天诛地灭”出自古代文学作品,意指罪大恶极之人将受到天地不容的惩罚,通常用来表达对作恶者的愤怒与诅咒。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更多用于强调正义必胜、恶有恶报的思想,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道德教育意义。
二、表格形式解析
词语 | 天诛地灭 |
拼音 | tiān zhū dì miè |
含义 | 形容罪大恶极之人终将被天地所不容,遭受毁灭性惩罚 |
出处 | 古代文学作品(具体出处不详)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,表示对恶人的强烈谴责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成语(“天诛”和“地灭”并列) |
近义词 | 倒行逆施、十恶不赦、罪不可赦 |
反义词 | 仁至义尽、宽大为怀、从善如流 |
使用场景 | 批评、谴责、讽刺、文学描写等场合 |
例句 | 他犯下滔天罪行,注定要天诛地灭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天诛地灭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,但在传统文化中,它体现了“因果报应”的思想,即作恶者终将自食其果。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、戏曲、民间故事中屡见不鲜,也反映了古人对道德秩序和社会正义的追求。
在现代社会,“天诛地灭”虽不再作为实际的法律手段使用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正义理念仍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要遵纪守法、行善积德,避免走上歧途。
四、结语
“天诛地灭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,承载着人们对善恶分明、正邪有别的价值判断。理解它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汉语文化的深层内涵,并在生活中践行正义与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