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闻鸡起舞的原文及翻译】“闻鸡起舞”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出自《晋书·祖逖传》,讲述的是东晋名将祖逖年轻时勤奋刻苦、立志报国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努力、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
> 《晋书·祖逖传》节选:
> “初,范阳祖逖,少有大志,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。同寝,中夜闻鸡鸣,蹴琨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二、翻译
> 起初,范阳人祖逖,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,和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。他们同睡一床,半夜听到鸡叫声,祖逖就踢醒刘琨说:“这不是不祥的声音。”于是两人一起起来跳舞。
三、总结与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闻鸡起舞 |
出处 | 《晋书·祖逖传》 |
作者 | 房玄龄等(唐) |
故事背景 | 东晋时期,祖逖与刘琨共居,听鸡鸣而起舞 |
成语含义 | 形容勤奋努力、自强不息的精神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鼓励人珍惜时间、奋发图强 |
文化意义 | 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勤奋与志向的传统美德 |
四、延伸思考
“闻鸡起舞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在现代社会,它提醒我们:成功离不开坚持与努力。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只要心怀理想,并为之付出行动,终将有所成就。
通过学习和传承这样的文化典故,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,还能从中汲取力量,激励自己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