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寻根问底是什么意思】“寻根问底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追根溯源、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和本质。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情非常认真、细致,不满足于表面现象,而是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一、
“寻根问底”出自古代汉语,原意是寻找事物的根本,追问到底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做事严谨、有责任心,尤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愿意深入调查、反复思考,直到找到真相或解决办法。
该词常用于描述学者、记者、侦探等职业,也常用于评价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否深入、全面。它强调的是“追本溯源”的精神,而不是浅尝辄止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寻根问底 |
拼音 | xún gēn wèn dǐ |
出处 | 古代汉语,具体出处不详,常见于文学作品中 |
含义 | 追根溯源,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做事认真、细致、有责任感 |
近义词 | 追本溯源、刨根问底、穷根究底 |
反义词 | 浮光掠影、走马观花、浅尝辄止 |
适用场景 | 学术研究、新闻调查、案件侦查、日常问题分析 |
使用对象 | 学者、记者、侦探、严谨的人 |
语言风格 | 正式、书面化 |
例子 | 他在调查事件时总是寻根问底,从不放过任何细节。 |
三、结语
“寻根问底”不仅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能力。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今天,能够保持这种探究精神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、解决问题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都应该培养这种深入思考的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