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夜书所见全诗】一、
《夜书所见》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,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绪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。
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寒意,通过“萧萧梧叶送寒声”、“江上秋风动客情”等句子,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情绪。整首诗虽短,却蕴含丰富的情感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。
二、诗歌原文及解析
诗句 | 解析 |
萧萧梧叶送寒声 | 梧桐叶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,带来阵阵寒意,营造出秋夜的冷清氛围。 |
江上秋风动客情 | 江边的秋风吹动了游子的心绪,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 |
知有儿童挑促织 | 诗人看到孩子们在夜里捉蟋蟀(促织),想起童年时光,心中泛起一丝温暖。 |
夜深篱落一灯明 | 深夜时分,篱笆边的一盏灯火显得格外明亮,象征着家的温暖与希望。 |
三、情感分析
《夜书所见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,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诗中的“客情”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;“挑促织”则唤起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;而“一灯明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,家的温暖始终存在。
四、艺术特色
- 情景交融:诗中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,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。
- 语言简练:用词精准,没有多余修饰,却能传达出深厚的情感。
- 含蓄委婉:情感表达不直白,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节刻画来体现。
五、总结
《夜书所见》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古诗,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,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其语言质朴、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叶绍翁高超的艺术造诣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也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、故乡和亲情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