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全诗及介绍】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,也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奠基人。他的作品多以自然、田园生活为主题,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向往。《归园田居》是陶渊明代表作之一,其中“种豆南山下”出自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,这首诗语言质朴、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。
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与介绍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。
一、诗歌原文
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
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二、诗歌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在南山下种豆的生活场景。他清晨劳作,傍晚归来,虽然辛苦,但内心却感到满足。诗中透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陶渊明“返璞归真”的人生理想。
三、信息整理表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 |
作者 | 陶渊明(东晋) |
体裁 | 五言古诗 |
创作背景 |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,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,体现隐逸情怀与人格独立 |
诗中意象 | 种豆、草木、露水、锄头、归途等 |
语言风格 | 质朴自然,不事雕琢 |
情感表达 | 真实、朴素,蕴含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|
诗句赏析 | “种豆南山下”写日常,“带月荷锄归”写辛劳与诗意;“但使愿无违”点明主旨 |
四、诗歌意义
《归园田居·其三》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,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在仕途与归隐之间,陶渊明选择了后者,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坚守自我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。这首诗也因此成为后世文人向往田园生活的重要精神象征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或《归园田居》系列诗的完整内容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