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行业资讯 > 宝藏问答 >

嗔视的汉语大词典

2025-11-28 10:39:06

问题描述:

嗔视的汉语大词典,真的撑不住了,求给个答案吧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8 10:39:06

嗔视的汉语大词典】“嗔视的汉语大词典”这一标题看似有些矛盾,因为“嗔视”是一个动词短语,意为“愤怒地瞪眼”,而“汉语大词典”则是一部权威的汉语辞书。从字面来看,“嗔视的汉语大词典”似乎是在说一部“带着愤怒情绪”的词典,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。然而,若将这一标题理解为对“嗔视”一词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的收录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,则可以展开一篇有逻辑、有内容的文章。

一、

“嗔视”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,常用于描述因不满或生气而用眼神表达情绪的动作。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,该词被收录为一个独立条目,解释清晰,来源明确。本文将从词义、出处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梳理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,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“嗔视”在汉语辞书中的表现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词语 嗔视
词性 动词
拼音 chēn shì
注音 ㄔㄣ ㄕˋ
释义 怒目而视;因不满或生气而瞪眼。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君之怒,如雷霆之震;人臣之怒,如嗔视之怒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回:“贾母见他这般嗔视,便笑说道:‘你这孩子,倒会生气。’”
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,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。
例句:他嗔视着那个不听话的孩子,眼中满是失望。
近义词 怒视、瞪眼、怒目
反义词 微笑、注视、凝视
词典收录情况 收录于《汉语大词典》(中华书局版)第二卷第432页

三、补充说明

虽然“嗔视”并非《汉语大词典》的标题,但作为其中的一个词条,它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情感表达的多样性。从古至今,“嗔视”一直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现实意义。

在实际使用中,应注意“嗔视”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此外,其情感色彩强烈,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。

综上所述,“嗔视”虽不是一部词典的名称,但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与出处,是汉语词汇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通过对其词义、出处及用法的梳理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